好人,是春天的花朵;
好人,是夏天的阴凉;
好人,是秋天的斑斓;
好人,是冬天的阳光……
5月5日,记者从湖南省文明办获悉,2019年4月“湖南好人榜”名单出炉,华容姚先云光荣上榜。
感受榜样力量!
举债助残 十年坚守千人受益的80后
华容姑娘姚先云
姚先云,湖南省华容县人,十一年举债60多万元建设爱贝尔残障人士服务中心,收治残障人士1000多名,帮助400多名自闭症儿童走出心里阴影,过上阳光生活。让120多名康复儿童进入普幼普小,开启崭新人生。还发动社会力量资助中心困难残障人士近40万元,自掏腰包帮扶200多人次8万多元。
姚先云,36岁,华容县爱贝尔残障人士服务中心负责人。2008年幼师毕业后已在福建从业6年的姚先云怀揣着对残障儿童的关爱、执着与追求,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华容,不惜动用打工的积蓄并举债10万元,创办爱贝尔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由于中心免费收员,资金运转十分困难,她自任康复教师,丈夫担任保育员,并在杂物间起居。因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她不幸流产。为帮助更多患儿,2014—2016年又两次举债50多万元,将中心扩建到880平方米,购置了昂贵的蒙氏教具和奥尔夫音乐教具,聘请了5名专职教师。自创办中心以来,她以热爱生命、呵护心灵为宗旨,收治残障人士1000多名,其中自闭症儿童500多人,夏天还亲自带领残障人士参与水果义卖、手工技能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阳光心态,促进自强自立康复有效率在90%以上,120多名康复儿童进入普幼普小,开启崭新人生。其创办机构被县残联定位康复机构,并纳入全省0—6岁抢救性康复项目。
十一年来,姚先云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1000多个残障家庭的希望,用舐犊情怀支撑起500多位残障儿童的蓝天,她用平凡的服务诠释了不凡的好人力量。
她是自闭症儿童的守护神
于成人而言,沉默是金;于儿童而言,沉默是病。对于儿童自闭症,医学界认为,遗传因素具有一定影响,但具体遗传方式还不明了。期盼与所有同仁一道,潜心钻研,还孩子一个欢声笑语的世界。这是姚先云记录在手记本上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华容姑娘,姚先云骨子里透露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2002年7月,刚刚幼师毕业的姚先云,在福建一所民办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任教师。在异地他乡的康复机构,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白天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夜晚挑灯在儿童康复书籍书刊里。正是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姚先云渐渐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所训的孩子效果越来越好,家长满意率越来越高。一位7岁的自闭症孩子,年迈的爷爷风雨无阻送他来机构。三个月后放学的一天,面对前来接他的老人,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出了“爷爷”。老人热泪盈眶,感叹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听到孙子叫一声“爷爷”,真是比什么都值得。
2008年的一天,姚先云遇到一位华容家长。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全国各地,听说哪里效果好,就带孩子往哪里去。几年下来,家里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孩子还是“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姚先云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她婉言谢绝了所在机构的加薪晋级待遇,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华容,用结婚的积蓄,向亲友举债,投入资金十万元创办爱贝尔自闭症服务中心。租赁了100平方的教室,装修加租金十万元没有了。于是,姚先云自己担任康复老师,动员丈夫担任保育老师,晚上就在租赁地厕所旁的一间杂物房安置一张1.2米的小床,开起了“夫妻机构”,过起了“蜜月生活”。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她的第一个孩子不幸流产。
尽管是正式注册的机构,前期投入不少,后期投入更多,运转也需花费,但姚先云从未收过受训孩子家长的费用。因为她知道,一个家庭背负一个残疾孩子,要面临经济和精神的双层煎熬。机构难以为继时,她的丈夫便到当地工地打零工、卖苦力,靠辛苦赚来的钱维持机构运转。
由于场地太小,师资力量有限,受训规模受限,许多自闭症儿童只能排队等候。为了帮助更多的患儿,2014年姚先云咬牙举债20多万,租赁了一个320平方米的场地,按标准进行了装修,聘请了5名专职老师。同时,姚先云说服丈夫,让丈夫外出务工。她和她的团队一心训练孩子,丈夫一心打工赚钱还债和维持机构正常运转。2016年姚先云再次举债30多万,将室内场地扩建到780平方米,增加室外场地100平方米,购置了昂贵的蒙氏教具和奥尔夫音乐教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姚先云创办中心以来,共受训自闭症儿童500多人次,康复有效率在90%以上,120多名自闭症孩子康复后进入普幼普小,开始了他们的崭新人生。其创办机构被县残联定位康复机构,并纳入全省0—6岁抢救性康复项目。
她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竭尽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她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她是助残自立的引路人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为了资助残疾人自强自立,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她带领30名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走出家庭、走出机构、走进社会,进行“扶贫助残”水果义卖。她将残疾人按能力分组,机构定点售卖、下乡售卖、沿街售卖,在姚先云的努力下,华容大街小巷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群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水果义卖队,在他们的身后总有一道关切的眼光紧紧跟随着。她教会残障朋友要身残志坚,要自食其力,要能承受歧视和打击,要活出残疾人自己的尊严,要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通过姚先云亲自参与、亲自训练,残障朋友实现了月工资2000元的梦想。事实证明,“扶贫助残”让残障朋友靠自己的团结和力量脱贫,是残障人士实现价值最有意义的帮扶。
陈莲英是华容县章华镇北街九组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五保户,拄着双拐的她平时无依无靠,靠着政府的补助金过日子。自从她来到了爱贝尔,参加了水果义卖活动,第一次拿到了2000元的月工资,她喜极而泣,这可是平时一年的收入啊!她逢人便说姚老师是把每一个残疾人当作家人一样照顾。生病的时候、残疾车出故障的时候、被外人歧视和欺负的时候,一个电话,她就能飞奔而来。我们这群残疾人,和姚老师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让我们倍感人间温暖。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2018年底,姚先云再次自筹 40万资金创办爱贝尔残疾人水果专卖店、手机专卖店、残疾人农副产品直营店,只为了帮助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工作平台。
她是扶残帮困的活雷锋
姚先云不仅帮助3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之路,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哪里有贫困,哪里有需要,她就奔向哪里,捐款捐物她总是身先力行,为救治鲇鱼须镇白血病患儿航航小朋友,她组织同学群和爱心商家捐款一万五千元;她发动身边的朋友为治河渡上高村截肢孤儿王平安筹集医药费一万元,并推荐县残联重点帮扶对象;她主动请缨多次参加“心连心义工联”慰问孤寡病残老人活动;帮扶华容县幸福乡贫困癌症患者甘林女士的爱心义卖活动。近年来,她发动社会力量资助中心残障人士近40万元,还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物资和衣物给贫困自闭症儿童和多残之家送温暖,累计帮扶资金8万多元。每到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时候,她都会去慰问困难的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说说话、打扫卫生,做一顿饭给老人们吃,也会送上一些慰问品给老人,每当这个时候,老人握着她的手说:“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的人呀!谢谢你来看我们呀!”正是这一句句感动的话,让她更有了坚持下去的责任和决心。
姚先云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她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把“助人为乐是快乐”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心的统一美。她给人们的印象是她优秀的品德,是她耐心、温和的心境,是她热情、友善的心态,是她真诚、真挚的善举。
是的,姚先云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她不计付出和回报,全心全意地为自闭症儿童做事,为残疾人的幸福生活服务,那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姚先云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
2019年4月“湖南好人榜”榜单
(24人/组)
助人为乐(7人)
骆际菲郴州“最美妈妈” 9年来无偿照顾16名孤儿
伍绍南永州老党员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十三年 称会一直坚持下去
夏海鸥衡阳中学教师扎根乡村18年 为贫困学子筹集40多万
姚先云岳阳80后举债助残 十年坚守千人受益
彭泽良株洲八旬老人16年热心公益 发挥生命余热回馈社会
梁 艺 娄底女主播身残志不残 做轮椅上的爱心公益大使
周美云益阳“最美”人大代表 用责任和担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敬业奉献(4人/组)
李 赞“好医生”从医26载 助力中国修复重建事业起飞
王章次张家界“白血病”村支书带领158人成功脱贫
周孝文邵阳电力员工背着爱人去巡线 “我在,家就在”
隆祖安、隆兴华、龙再春湘西州莲台山的守护者 “我在,莲台山就在”
诚实守信(2人)
方福清怀化辰溪七旬乡村教师兑现承诺 改变村里现状
蒋红艳永州江华环卫工人拾金不昧捡钱包 寒风凛冽等失主
见义勇为(6人)
曾凡松怀化“擒贼英雄”多次抓获盗贼
冯小明永州市委党校教师勇救江中儿童
刘 磊常德籍95后消防烈士 用生命托起生命
罗志勇郴州70后记者不顾安危车轮下勇救4名学生
张 多小车翻入池塘 株洲90后消防员身披孝服勇救五人
张 刚长沙“热心肠”张刚寒冬腊月勇救落水老人
孝老爱亲(5人)
赵剑芳岳阳“好丈夫”19年如一日照顾患精神病妻子
郭曼丽湘潭“好女儿”带着患病母亲去上班
罗忠花郴州“全国优秀护理员” 50多位老人的“女儿”
唐 云永州80后“好媳妇”五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白血病丈夫
王贵明衡阳“好丈夫”10年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妻子
这些普普通通、默默奉献的“湖南好人”用不平凡的行动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与感动。如果谁的故事感动了你,也请留下你的评论和感悟,用指尖将温暖传递。
END
来源:今日华容
编辑:单铃铃
本文链接:https://huarong-wap.rednet.cn/content/2019/05/06/549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