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世界,一语一天堂
那些优美的文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流金岁月
更是百态人生
本期《诗意华容》
为您分享文章《荣耀人生》
——记建国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普通华容人
作者:刘传贵
朗读者:小鱼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修堤劳模蔡铁军
蔡铁年,1901年生,胜峰乡珠头山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并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遭国民党通缉,加入蔡廷锴19路军当兵,与党失去联系。1939年回家,以烧炭、杀猪为生。1944年12月,又接受中共华容地下组织的指派,和李良才等乔装潜入板桥乡公所,“偷出”7支步枪、1000发子弹、14枚手榴弹,送给石公华抗日挺进支队杨震东队长杨振东部队。
解放后,他由何长工侄子何光化介绍参加工作,任一区十二乡乡长兼梅五东垸堤务委员主任。1950年春,蔡铁年发动全垸喜庆翻身当主人的农民,艰苦奋战,连续4个多月,将百孔千疮的梅五东垸修复完好。7月洪水猛涨,垸堤发生特大险情,他不顾生死,带领机动队、常备队、抢险队奋力抢救,保住了垸子。梅五东垸空前大丰收,蔡铁年被评为修堤特等模范。9月,他被县委、县政府选派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会中,接到毛泽东主席亲笔署名的请柬,在北京饭店参加国宴。
植棉模范吴道生
吴道生,幸福乡幸福村人,1922年生,一生务农。1951年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棉花生产的号召,钻研植棉技术,自种棉10亩,产量比四邻都高出二、三倍,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奖励。1952年在省植棉工作部具体指导下,改进栽培管理技术,亩产皮棉124公斤,创全省高产纪录,被评为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1953年,吴道生带头走互助合作道路,任互助组长,全组30多亩棉花全获丰收,第二次被评为省劳模。1955年,吴任幸福农业社主任兼植棉技术队长,全社407亩棉花单产居全省第一,荣获国家颁发的“农业增产奖”,又被评为省特等劳模,荣获国家农业部授予的金质奖章和奖金。1957年,试种的试验田亩产皮棉约150公斤。全生产队亩产75公斤。1956、1958年,他两次被省推荐出席全国农业模范大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吴道生勇于创新,摸索、总结出:“平整土地,深开四沟(厢沟、腰沟、围沟、主沟),薄膜育苗,幼苗移栽,重施磷肥,整枝打芯”这套抗灾高产技术,被县、市、省科技报刊连续刊登介绍,为湖南棉花丰产作出了贡献。1954年当选为省人民代表。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光荣出席了全国一、二、三、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表彰。
种麻能手缪自安
缪自安,1904年出生,鲇鱼须镇湘北村人。少时家境贫寒,12岁就帮人看牛,未进过学堂门。解放后,缪翻身作主人,担任梅田乡农会副主席,1954年任湘北农业合作社技术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湘北大队党支部委员。老缪不但积极劳动,还刻苦钻研农业技术。1955年,县政府号召“为支援工业而扩种黄麻”,他带头响应。在县农业技术干部曾庆耕等人辅导下,一举成功,突破了全省纪录:亩产精麻214.25公斤。年底出席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黄麻模范”称号。他接着总结出“易地轮作育苗移栽、黄麻留种、齐地砍麻、稻田浸麻”等一系列黄麻高产新经验。1956年,他种的黄麻亩产精麻368.15公斤,突破全国纪录,被评为全省甲等劳动模范。
1957年,他被推选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获得农业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受到毛泽东、王震、廖鲁言、许德珩等领导人的接见。回来后进一步总结抗灾高产的经验,再次刷新全国黄麻高产纪录。二上北京,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贺龙、李先念、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爱党为民的叶全新
叶全新,1935年生,万庾富强人。出身穷苦,没有“学名”,是土改工作队为他取了“全新”这个大名。1951年他被选作“土改根子”,接着入党,担任农会、村、社干部。他先后实施了五大战略措施,使“富强“变得名副其实。
一是加高渍堤,增加保收面积300多亩;二是低田下湖草,高田种绿肥,全面增强地力;三是修机埠、开灌渠,实现旱涝保收;四是整型合丘,平整土地,推行半械化耕作,扩大双季稻面积;五是不搞“以粮为纲,其他砍光”,不怕说“搞资本主义”,农、林、牧、鱼、副一齐发展。所以他们粮食单产在全县最早“跨纲要”(稻谷亩产800斤);年向国家上交粮食100-164万斤,超过当时征购任务一倍多。村里还建起了100万斤储备粮仓;农民集体分配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一倍。文化建设,如兴学校、搞展览、办夜校也受到县、地、省的表彰。1969年,建国20周年大庆。叶全新被特邀进京,参观国庆观礼,受到蔡大姐(蔡畅)、邓大姐(邓颖超)为首的老领导妈妈般的亲切接待;参加国宴,聆听周总理代表毛主席致词、祝酒,他一次次感动得泪如下。
辞官从教的罗喜闻
罗喜闻,1888年生,南山罗家嘴人。民国初年,即在上海、南洋群岛等地教书。1917年,邀同学7人上京求教育部蔡元培、李石曾等支助他们赴法留学获准。后同何廷珍、毛遇顺、周楚善、何坤(何长工)、蔡支华、段震寰、吴让周、王导潜、高风等13名华容学生出洋留学。他们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同高风等人创办《海外乡谈》,揭露、批判家乡政界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1924年因妻病回国,初推为县教育局长,他废城墙、建学校(即后来的女子职业学校、县委旧院),大受县民好评。
1949年华容解放后,年底他接到老友何长工(何坤)的来信,说毛主席、周总理(周为留法同学)请他出山。罗于年底到京,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接见他。周总理说:“我们是30年前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朋友,先生学识渊博,望能为新中国效力”。三天后,政务院秘书又转告他说:“周总理、毛主席都希望鼎承(罗字)先生为国挑点重担。”罗连夜致信周总理:“…….我年逾花甲,无心从政,但我以为‘欲兴邦国,先兴教育’……恕罪恕罪”。1954年,国务院调他到北京文史馆为馆员。几年时间,他撰成50万字的《《资治通鉴>古今地名考》,为高级干部学文史提供了方便。定稿时罗已八十岁。1972年逝世前,嘱家人把所有藏书捐给了武汉大学图书馆。
民兵楷模付显汉
付显汉,1936年出生,东山镇人。1955年入党,任民兵分队长,合作化时任平垒高级社党支部副书记、社副主任、民兵中队长。根据县、乡安排,在雷打岩建立防空哨所,1958年防空哨升级为县武装部直管,把县城天主教堂的荷兰铜钟也安放于此作警报器,并架设了电话。1959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哨所加强训练,不但防空,还防特、防火。保管大批枪支弹药。付显汉在防空、治保方面连续创出“战绩”,受到县、地区、省的表彰。1960年,他接连被邀请参加地区、省、中央的民兵代表大会;5月,他作为全省7个民兵代表之一,乘飞机上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毛泽东主席出席开幕式,并致祝贺。会中,付显汉与全国的32位“代表中的代表”被特邀到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分别谈话。闭幕时,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奖给每人一支最新式的自动步枪,枪托上刻有“全国民兵大会赠”字样。每授一支枪,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就和代表握手祝贺。
全国劳模何光星
何光星,1929年生,新河乡新建村人。家庭贫苦,大革命时期父亲曾参加农协闹革命。何光星从小就帮地主、富农家看牛、做工。解放后,思想进步很快,积极参加土改、合作化运动,1955年被选为新建高级农业社主任。他在县农业局派驻技术干部张履邦、郭华翰等指导下,带头搞劳动,积极学技术,带领农民兄弟“科学种田”,被评为县劳模、省劳模乃至全国劳模,国家农业部颁发奖状、奖章。
何光星一直能“坚持抓革命、促生产”,无论是修溃堤、打湖草、割驱草皮、烧火土灰、搞生产试验、搞田园化、田间道路造林……他都是带头兵,社员当然也乐于跟他大干、苦干、科学地干,建成田园化高产样板。“全国四级农科网华容现场会”上,卓康宁副省长说:“新建的科学种田、田园化建设确实值得大力推广。”
1977年,何光星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1978年3月,他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受到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北京回来后,县里成立人民政协,何光星当选为首届县政协主席。
文艺尖兵何冬保
何冬保,1917年生,北景港群力村人,出身贫寒,7岁就开始学唱“地方花鼓戏”。抗战胜利后,他在南县茅草街发起成立“胜利班”花鼓戏班,巡回于滨湖各县演出。民国36年(1941年)他接受长沙花鼓戏艺人张寿保、钟瑞章等邀请,上省演出,并合作组成长沙戏剧改进社。接着,他在中山西路自建“民众戏院”。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时,何组织同仁,上街演戏,欢庆解放,开展革命宣传。接着自立“新义楚剧团”,自任经理。1951年演出《刘海砍樵》和自编的《好军属》荣获“湖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奖”。接着长沙市文教局为其命名为“长沙花鼓戏剧团”,他任团长。他根据党的文艺理论,对《刘海砍樵》等传统剧进行加工整理,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喜获二等奖;何自饰刘海,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他主动申报省文化厅,领队赴朝鲜为志愿军作慰问演出,受到好评。1955年,饰演现代戏《中秋之夜》中的李大伯,荣获省二届戏曲会演一等奖和现代戏演出积极分子奖。
1956年,何被邀请参加国庆大典,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82年演出《刘海砍樵》、《蔡坤山犁田》和《讨学钱》,被中国艺术剧院录制为影视片。198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华容文史
一审:戴可乐
二审:付 玉
三审:孙艳妮
来源:华容手机台
编辑:戴可乐
本文链接:https://huaro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2/09/899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