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畏艰险、砥砺前行。英雄的华容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在这块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
华容县委党史研究室联合FM107华容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热土华容》系列广播节目,以党史+革命故事+红歌的形式,带领听众重温党史,走进革命峥嵘岁月,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学史增信,坚定信仰担使命——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热土华容》之二十五,可乐和您分享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以及诗人战士黄宗汉的故事。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就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到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既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4月,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华。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为书记。
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建立起来。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成立了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实际问题;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帮助一批进步分子划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工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提高阶级觉悟;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培养造就后备力量。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P11-P13)
诗人战士黄宗汉
1932年8月的一个万籁俱寂、天将欲晓的时分,在湖北监利县桐子湖天燕墩的地方,随着几声闷哑的枪声,只见四个人一齐倒地。牺牲的人是湖北省天(门)汉(川)中心县委书记黄宗汉和县委委员。
黄宗汉,1909年出生于华容县东山镇德才村。5岁时,随父入私塾,他天资独厚,禀赋聪颖。进入初中后,酷爱文学,擅长诗词歌画,名噪乡里,时称少年才子。他勤于思考、反应敏捷,酷爱岳飞的精忠报国和信念坚定,立志做一个国家的有用之才。
1924年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平民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著作,关心国家的命运前途。
1926年毕业前夕,黄宗汉作为农民运动特派员,回到华容,和同学刘祥林(地下党员,巴陵人)在家乡黄鹤岭搭台演讲,深入农户调查,组织开展抗税抗息斗争,有力推动了全县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7年9月,中共党员方之中自汉口回老家明碧山,在这里,他与地下中共党员刘革非、涂国钦、韩步骧组建了中共华容县委员会,准备举行暴动。黄宗汉接到通知后,于9月16日在东山普莲寺弯黄家祠堂召集以李抱纯、谯继周等几十名骨干开会,他鼓励大家说:“人活百岁难免一死,与其让土豪劣绅整死,不如来个你死我活,闹他个地覆天翻。”
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骚扰队”,大家推举他为队长,展开对敌人的地下武装斗争。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骨干和积极分子迅速增加到100多人。经常到桃花山、明碧山、搭马洲、石华堰等地惩恶济贫。杀死大恶霸邓金玉及几名税警,烧毁了大劣绅包泽勋的几处地主庄院。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0年10月22日,由贺龙、周逸群领导的红二军团渡江南下,一举攻克华容县城。当天,华容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黄宗汉当选为县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兼文化委员会委员长。从此,他奋战在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上。
10月底,华容县文化委员会决定在全县开办列宁小学。为解决校址的问题,黄宗汉在县城附近跑马岭借用民房作校址,领导举办了第一期教师速成班,并兼任校长,招学员40人。共设国语、算术、教育、音乐等课程。三个月结业,学员毕业后分到各区乡任文化委员或兼列宁小学校长。第二期速成班在状元街开班,学员80多人,中共党员由3人增到10人,并成立了校党支部,黄宗汉兼任党支部书记。
在担任华容文化委员会委员长期间,学校财政十分紧张,他愿意落下族人说他“败家子”的骂名,不顾亲人的劝告,毅然决定将三兄弟分家所得的一份田产卖给他人一半,将这一半出卖田产的现金全部捐助办学急需。列宁小学的教员每人每月发银洋3元,有的是大米1斛,菜金1元,生活艰苦。他也一样,省吃俭用,下乡调查,从来是草鞋雨伞,付款开餐,一心扑在文化教育事业上。
早在县文化委员会成立前,他在东山革命根据地,把热心革命事业并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文化宣传工作小队,开展唱歌、演戏、演讲、办墙报等活动,他亲自编写了近百首歌词。早期赤卫队打调关、攻巴陵、战华容、围塔市都有歌词入小调,传唱乡里。
1931年10月,华容苏区丧失,黄宗汉随县苏维埃政府撤至监利县境。不久,他调任中共天(门)汉(川)县委书记。
1932年5月,国民党集中20个团的兵力“清剿”刁汊湖,时任天(门)汉(川)县军事部部长杨国茂率部击溃敌张锡侯营并将其包围于小里潭,张锡侯答应于次日投降。杨国茂以为敌已成瓮中之鳖,同意于次日受降。不料次日清晨,敌人大批增援部队,在飞机配合下,向红军反扑。战斗中,红三军捕获了敌营长张锡侯。夏曦认为这是杨国茂有意纵敌,想与敌勾结,便授意保卫局严审张锡侯。在酷刑逼供下,张锡侯诬供与杨国茂有勾结,密谋在红军和游击队中发动暴乱等等。据此,以夏曦为代表的湘鄂西中央分局,极力推行“左”倾宗派主义干部政策。夏曦认定杨国茂为“改组派”,不许本人申辩,即予处决。接着又轻信口供,按敌俘提供的线索继续捕人。由于政治保卫机关一开始就实行逼、供、信的错误手段,采取诱供、逼供、指名问供和种种酷刑审讯,结果被捕者屈打成招,乱编供词。肃反人员不经调查甄别,便由此作为定罪和继续捕人的根据。
黄宗汉作为天(门)汉(川)中心县委的主要负责人,理所当然的受此株连。于是,夏曦以“改组派”的名义,将其杀害于监利县桐子湖天燕墩。牺牲时的黄宗汉年仅23岁。
一审:付 玉
戴可乐
二审:王丽梅
三审:唐丽华
来源:华容手机台
编辑:戴可乐
本文链接:https://huaro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5/07/926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