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
总有一种声音,唤起心灵的共鸣
欢迎收听FM107华容人民广播电台
《悦读华容》
主播:夏晶 朗读者:胡雄华
华容注滋口:荒洲上围垦出来的城镇
江 哮
注滋口位于藕池河的南岸,因最初此处河道弯曲,形如锯齿,又是藕池河下泻洞庭湖的入口,一些往返的船民便以锯齿口相称,久而久之,逐渐演变为注滋口。
世人习惯于把某一条河流比作母亲河,取譬其丰沛的河水浇灌两岸恰如母亲甘甜的乳汁滋养生命,藕池河流“注”于此,“滋”生大片洲土,自然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看,易名“注滋”既文雅又传神。
相传岳州知府魏奎(字景熊,任期为1907.11-1910.12)游历至华容南山之沈家山,观藕池河入湖形势,闻乡老传说,好舞文弄墨的魏知府欣然认可了“注滋口”这一称谓。据考证,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编定的《华容县志》尚找不到注滋口这一地名。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1916—1927),该校新订的《中国地理明细图》中,注滋口地名被刊入,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注滋口地名记录。
民国时期华容县城地图附注市镇地图
是谁铲下湖洲的第一锹荒土,升起注滋口的第一缕炊烟?这可能是一个永远的历史谜团了。大约是在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注滋口开始涌入垦荒的队伍。第一批在此登陆的,也许是漂泊洞庭的渔民,也许是家徒四壁的佃农,也许是避祸潜逃的案犯……他们在这里搭起了茅棚,支起了铁锅,挥起了锄头,也将种子播撒在这片荒洲之上,围垦的序幕就此拉开。不断围垦出来的洲土,吸引各方势力在这里角力,例如孤儿垸就是湖南孤儿院第三分院的院产。湖洲围挽不仅有私垦,还有官修,晚清及民国政府先后在这里设立了负责筑修的机构。
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灵敏的。不断涌入的围垦大军,让精明的生意人看到了商机,于是,在注滋口渐次有了商铺。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藕池河南岸沿渡口一线已支起了9户小摊。民国初年,店铺已发展到40多家,注滋口已略具茅市雏形。彭德怀驻防的1921年,集市居民已达300多户。
注滋口老街旧房子
抗战爆发后,汉口、长沙、岳阳等地商户陆续到此避难经营,地处洞庭湖一隅的注滋口在战火硝烟中竟意外地迎来了短时的繁荣。至1940年前后,注滋口集市商户激增到1000多户,居民近万人,在南(县)华(容)安(乡)一带盛极一时。尤其是因为6户汉口商人的进驻,一下子拉高了这里的商业档次。周卫生堂、李广记、谦信永、福裕祥、华盛酱厂……各种堂号的招牌夺人眼目,由于资足货多,市交兴旺,“小汉口”的美誉不胫而走,又简称“注市”,为华容县第二大镇。
1943年4月,日寇侵占注滋口,铁蹄过处,繁华不再,镇上商户锐减至100来户,居民降至2000人左右。抗战胜利后,尽管商民相继回迁,但延至解放前夕,商户和居民仅及鼎盛时的一半而已。
位于注滋口福音堂中街的仁义堂见证了这一切。仁义堂始建于1936年,1939年竣工,是一座以连续拱廊为主体,兼具中国古典建筑元素,融入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欧式建筑。
仁义堂——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仁义堂的主人叫罗德尚(1917-1987),他先在岳州某学校读书,后入国立武汉大学深造。仁义堂的设计图纸是罗德尚请一位英国教师绘制的,据说,建筑此堂共耗资一担光洋。此宅1943年至1947年先后作为日军和华容县东庆乡乡公所的办事驻点,1950年土改时收归国有,一度成为注市镇政府或派出所的办公用房,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街是注滋口的文化橱窗,这条东西长约2.5华里,宽约10米的麻石长街,是一幅注滋口的历史卷轴,其中塞满了几代注滋口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当年,并立在老街南北两侧的商铺大多为木质的二层小楼,高耸的山墙,缀满铜钉的朱漆大门,在茅棚遍野的湖洲显得异常奢华。
祖籍石首县岳军乡的黄松龄(1898-1972),幼年就住在东街,他父母早丧,由祖父抚养成人。黄松龄1919年毕业中央法政专门学校,后来投奔革命,建国后先后出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国家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他于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老街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和共和国高级干部,也是老街人永远的骄傲。
贺凤生(1963年照)
“通天人物”贺凤生在注滋口家喻户晓,值得一记。贺凤生(1932-1992),祖籍湘潭县竹鸡塅(现韶润村),其父贺晓秋是毛泽东姑妈的儿子。1961年11月,时任隆西公社隆庆大队第六生产队队长的贺凤生做客中南海,在主席面前打开了话匣子。贺凤生一五一十地向主席讲了许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这些土得掉渣的情况汇报,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86年,作家艾湘涛写成报告文学《通天人物》,1991年,湖南电视台依此拍成电视剧《毛主席和他的乡亲》,贺凤生由此闻名天下。
而今,古老的注滋口活力焕发,镇容镇貌日新月异,镇域经济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之下,一路走高,势不可挡。
江哮,男,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岳阳市委宣传部原理论科长,现任岳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文字可以以一种独有的情怀和文化底蕴,与心灵来一场美丽的相遇,让大家产生共鸣,如遇花开,如闻花香,很荣幸能与你共享同一篇走心的文字,共度最柔软的时光,感谢电波另一端的每一个你。在未来,我们也会继续用更懂你的语言走进你的内心,如果你也有好的文字想要和大家分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哦~
投稿渠道①:发送稿件及本人简介至邮箱247723821@qq.com
投稿渠道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发送稿件
FM107 华容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时间:每周二11:00
重播时间:每周二 17:00
每周四、周六 11:00、17:00
我们不见不散!
END
一审:付 玉
二审:唐丽华
三审:刘 明
来源:华容历史文化
编辑:单铃铃
本文链接:https://huarong-wap.rednet.cn/content/646747/64/1246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