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悦读华容 | 陈有红: 又见东湖
2023-04-18 10:15:55 字号:

悦读华容 | 陈有红: 又见东湖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

总有一种声音,唤起心灵的共鸣

欢迎收听FM107华容人民广播电台

《悦读华容》

图片

主播:夏晶

图片

又见东湖

陈有红

“春雨贵如油”。

真。湿地里那喝够了“油”的草芽儿使劲伸展着的腰身,毛茸茸,郁葱葱,为东湖堤岸披上了层层碧毯;放眼远眺,湖风吹拂,碧波荡漾……

26年前,仅与东湖有过一面之交。26年后却接二连三去了东湖。并且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有着“中华第一网”之称的岳阳华容东湖,而今成为了闻名遐尔的网红之地——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微信图片_20230417110119.jpg

位于跻身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的华容县中南部的东湖,是古洞庭湖的一部分,也是洞庭湖区域侯鸟非常重要的栖息地。通过人工筑堤与母体分割,以满足调蓄和养殖之需,才成为了县境最大内湖。

说来也巧。1994年下半年,我从南山乡调到插旗镇不到两年,与南山、插旗接壤相连的东湖渔场传来喜讯,冬捕起捞中一网起捕鲜鱼1025吨,破全国内陆水域捕捞纪录,被誉为“中华第一网”。1996年2月,兴奋未平的我调到了县水产局工作。对东湖有了近距离的接触,2000多公顷水面,一望无垠,颇为壮观;大部分渔民傍水而居,精养渔池星罗棋布。由于渔民靠养鱼为生,加之环保意识淡薄,投肥养鱼的现象十分普遍。邻近2个乡镇20多个村组的农田废水面向东湖直排,东湖水质一度遭受质疑…

也许是机遇又或许是缘份。自1997年调出县水产局后,又两次调动单位,最终在县林业局工作了13年于2019年退休。这么多年来,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华容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强决心,而且亲眼目睹了以创建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为契机,不断加大对洞庭湖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全力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微信图片_20230417110129.jpg

县林业局局长晏佳贵给我们退休干部所作的介绍,我至今记忆犹新,惊叹不已。2013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试点建设的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700.7公顷,包括东湖、北汊湖、罗帐湖、中西湖、下西湖、北汊水库“五湖一库”及周边一些区域。其中分为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湿地,湿地面积4976.1公顷。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建设期间,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把“五湖一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控范围。为确保东湖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达标,加速生态种养,调整大湖种群结构,实行稻、渔综合种养和畜禽退养;完善东湖生态系统和生态链,解除原有合同,重新订立生态养殖合同,并拆除投肥码头、船只投肥设施,安装电子监控。同时,使东湖渔业由传统生产型向生产与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型转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2018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验收结果,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获评“国家湿地公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深入了解宣传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先后三次跟随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县林业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县文联参观考察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人刮目相看的是,东湖已经成为了“以自然湖泊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湖泊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突出健康利用与地方鱼文化,集湿地保护、恢复修复、文化展示、科普基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湿地公园。”

微信图片_20230417110137.jpg

漫步景区门口,一块淡黄色巨石安卧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湖南华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12个大字格外醒目。巨石后面,一栋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科普宣教中心屹立于公园海拔最高处,极富科技感的外观设计无不引起我们每一位采风者的极大兴趣。

进入馆内,室内布展以“湿地知识、湿地动物、湿地保护与湿地未来”为主线,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大型立体互动显示屏不停地向游客介绍各种湿地物种知识,总让人意犹未尽。

走出展馆,蛙鼓频敲,鸟语花香。得益于积雪化水滋润之功,各种野草茎壮叶肥,长势疯狂,金荞麦,野大豆、牛筋草、狗尾草绿翠欲滴,有叶皆吐绿,无处不延绵;菹草、菖蒲、假稻、灯笼草、丝茅草、车前草,品类繁多,生机盎然。

“湿地公园区域及周围丘岗地有维管束植物164科、492属、73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湿地公园不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区域内脊柱动物有5纲30目75件198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正当我们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所长胡安民热情地当起了馆外讲解员。

顺着他的手势驻足远眺,不见了昔日投肥码头、投肥船只,展现在人们眼前是观鸟亭、亲水桥和巡逻艇。好一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浮光掠影,水天一色,水含情,人含笑的生态画面。

作者简介:陈有红华容县林业局原副局长现退休干部华容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岳阳市作协会员。从小酷爱写作。早有作品散见于《湖南日报》《湖南文学》《岳阳日报》《洞庭文苑》《散文选刊·下半月》等报刊和网络平台。有拙著《人生物语》。


图片

文字可以以一种独有的情怀和文化底蕴,与心灵来一场美丽的相遇,让大家产生共鸣,如遇花开,如闻花香,很荣幸能与你共享同一篇走心的文字,共度最柔软的时光,感谢电波另一端的每一个你。在未来,我们也会继续用更懂你的语言走进你的内心,如果你也有好的文字想要和大家分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哦~

投稿渠道①:发送稿件及本人简介至邮箱247723821@qq.com

投稿渠道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发送稿件

微信图片_20221118093409.jpg

FM107 华容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时间:每周二11:00

重播时间:每周二 17:00

每周四、周六 11:00、17:00

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

END

一审:付 玉

二审:唐丽华

三审:刘 明


来源:投稿作品

编辑:单铃铃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